“未來形態(tài)”展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3月23日,在德國北萊茵-威斯特法倫州的瑪爾塔·赫福德(Marta Herford)博物館舉行,展覽全面展示了德國設計師路易吉·克拉尼從1969年至2000年后的創(chuàng)作。展品種類豐富,不僅展示了其設計的各類市場化產(chǎn)品,還涵蓋了設計原型和概念原稿,通過設立多個方面的主題活動,深入展示了這位國際知名設計師作為“觀察者、夢想家和實踐者”的各種理念。在車輛技術與出行領域,克拉尼設計了多種旨在提高效率和節(jié)省燃料的交通工具,如自行車、競賽雪橇以及將空氣動力學融入豪華車的設計,被國際設計界公認為“21世紀的達·芬奇”。  路易吉·克拉尼, 1928年出生于柏林,2019年逝于卡爾斯魯厄。這位德國設計師和空氣動力學家因其突破傳統(tǒng)的設計風格而聞名??死岬脑O計靈感來源于自然界和動物的形態(tài),通過流線型和自然線條的運用,塑造了一種既連貫又富有創(chuàng)新的設計語言。這種獨特的設計風格使他的許多設計思路至今仍顯現(xiàn)出前瞻性。 克拉尼的設計哲學始終致力于追求生態(tài)設計(Bio Design),以達到人與自然的最佳和諧。他的座右銘是“90%自然,10% 克拉尼”,反映了他設計中自然形態(tài)的重要性,這一理念源于他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。  在家具設計上他的貢獻同樣顯著,特別是在德國東威斯特法倫的工作經(jīng)歷中,克拉尼與當?shù)刂圃焐毯献鳎O計了靈活多變的創(chuàng)新家具,如Interlübke的著名“Zocker”凳子。展覽還包括了為唯寶(Villeroy & Boch)設計的浴室設備和部分時裝設計,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如飲水杯、計算機和電視。  在材料使用上,尤其是在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,克拉尼更多地使用木材這種可再生資源。展覽特別展出了他為兒童設計的“成長型”家具和1971年為弗魯特奧特(Fl?totto)家具企業(yè)設計的“學習蛋”原型,后者體現(xiàn)了對功能性學習與空間膠囊的構想。克拉尼以“設計流行明星”或“問題兒童”的形象聞名,他不僅直言不諱,還喜歡挑釁和批評同行。  在中國,克拉尼的影響力深遠。自1995年起,他在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(guī)劃學院任教授,并于2005年成為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工業(yè)設計系的客座教授。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:“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,設計師設計出的產(chǎn)品要以全球性的目光來審視。中國的工業(yè)設計歷史相對歐美來講還比較短,但接下來的5年對于中國的年輕設計師們來說是十分關鍵的,政府和設計界的前輩們要幫助他們擴大眼界,利用中國深邃的文化歷史和傳統(tǒng)手工藝的優(yōu)勢,設計出全球化使用的高端產(chǎn)品,使現(xiàn)代設計工藝與技術完美結(jié)合。”  2010年10月21日,在中國美院上海設計學院舉行了名為“我的世界是圓的”的專題講座,這位設計巨匠的獨特演講引起了在場學生的極大熱情。  他的教學和項目推動了中西設計理念的交流和融合,特別是在可持續(xù)設計和生態(tài)設計領域,其對自然形態(tài)的深刻理解在中國設計界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,他的教育和實踐活動不僅培養(yǎng)了中國的設計人才,也促進了中國工業(yè)設計的國際化進程,使得中國設計更加注重環(huán)保和創(chuàng)新,與世界設計潮流接軌。 圖片來源于主辦方 |